今天一個人的旅行的地點是.....臺灣博物館和二二八紀念館,算是一場古蹟的巡禮吧?!其實之前也來過這裡幾次,但是沒有仔細的拍過它們,這次算是走走拍拍最仔細的一回吧?!
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於民國86年2月28日,二二八事件發生50週年時正式開館,要進去參觀好像要門票二十元,不過過去時還早,所以還沒有開館。
路上都是來往趕著上下班的人潮,會在此拍照的都是觀光客居多,在路上就看到有二位透早就出門的新加坡遊客和老伯伯在閒聊。。。想像自己出國時,也是這樣一大清早就朝景點衝的狂拍照啊~拿著相機的好處就是可以假裝自己是觀光客,不然身為台北人還一直拍這些景色好像也有點怪怪的!!
遠遠的就看到臺灣博物館的正門,就像去澳門一樣,建築物總是整修中><
一走近可以看到門口的牛銅像,上網查了一下,這兩隻銅牛已七十高齡,曾見證過台灣的歷史,年紀好大啊。。。。
每次來都會遇到的松鼠先生~
日式燈籠很有日本味吧!?和在日本庭園拍的差不多~這個屬於「雪見燈籠」,特徵是燈膛上方戴大斗笠,中台六角形的喔~
這是寶泉池嗎?有隻假鶴!!
二二八紀念碑,為紀念二二八事件死难者所立之紀念碑。
用樹剪出的TAIPEI,因為有人說觀光客就要拍,所以我就拍了~
莫明的拍了停在公園裡的垃圾車
露天音樂台,後經擴大改建,成為半圓頂型舞台。
急公好義坊,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它和節孝坊的差異在它是兩層式。
二二八紀念碑遠遠拍
路標
銅馬,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大有來頭,它可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,銅馬的左右腹側有模糊的印紋,類似於日本神社的神紋。
二二八紀念館門口有條追思廊,佈滿當年受難者的遺容從學生、工人、居民、警員....等人的相片
和平鐘
二二八紀念碑,以前來都沒走進去過,這回才發現原來有條路可以走進去,走進可以看到裡面的甕(象徵受難者的骨骸)
甕邊緣有浮雕之手印~
把手觸摸其手印時低頭沈思。。。
古時皇帝祭祀所用的禮器琮,甕內水聲表受難者亡魂叮嚀著讓我們後代子孫都要記取歷史教訓。
四方鋼鐵於入口:象徵災難起自基隆....(好巧@@)
小紫花好可愛啊!
園區地圖,對於石堆很感興趣,想找找它在哪兒?!
又遇到松鼠先生和不知名的鳥鳥~
不知名的鳥鳥很大隻,站著又都不動,本來還以為是假的!
中國古典式亭閣,五座中國古典式亭閣,每一座亭閣分別紀念一位人物,分別是孫中山、劉銘傳、鄭成功、丘逢甲、連雅堂。
又在試拍前面清楚後面糊糊!
很古味的鎖
今天才知道原來台大醫院站和國立歷史博物館是相連的,以前走到台大醫院站都覺好近,但從國立歷史博物館方向走就遠了點~
杏壇,是至聖鮮師孔子的雕像。
黄氏節孝坊,是三級古蹟,落成於1882年,是台北市內難得一見的百年歷史以上的古蹟。
石堆/防空洞,終於找到石堆了,但是這一面都看不出來有石堆,完全看不出是防空洞。
這一面就很清楚是石堆了!!
國立歷史博物館和二二八紀念館裡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建築或銅像,但回頭查了後才知道原來都是很有來頭的古蹟啊~
謝謝收看